奔向“萬店時代”,“小”即是“多”。據食品展小編的了解,上周,騰訊旗下產業基金投資了馬記永面館;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宣布完成6億元融資。開年行業利好消息,給疫情陰霾籠罩下的餐飲賽道,帶來一米陽光。
值得注意的是,一眾中式餐飲品牌在春節前后,紛紛公布籌備上市的信息,其中包含東北輕餐“楊國福麻辣燙”、創意面館“和府撈面”、中式快餐“老鄉雞”“鄉村基”和“老娘舅”,還有杭幫菜代表“綠茶餐廳”等品牌。
回想2020年疫情暴發時,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曾公開表示,如果疫情影響持續擴大,不營業的西貝現金流只能支撐3個月。
當前,中國餐飲市場“卷”向資本市場,正在掀起的上市潮流,既是頭部餐飲品牌的融資搶跑,又是大家對未來不確定性恐懼的未雨綢繆。
1、熬到了上市潮
不同于新式茶飲品牌的快捷上市路徑,宣布即將上市的中式餐飲品牌,幾乎都經歷10余年的煎熬。
比如,楊國福跌宕起伏的經歷,鯨商已在《東北餐飲幫》中講述過了。
而此次上市早在2021年12月已有“端倪”,那時楊國福集團將公司名由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據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了部分上市審批的相關資料。
目前進度已達接收材料階段,后續還有多個環節等待反饋。這意味著,一旦審核通過,楊國福麻辣燙就能沖擊“麻辣燙第一股”。其實,楊國福曾在2019年年末表示,“到2025年要完成9000家到10000家的規模”,只是考慮到內部競爭太激烈,最后確定9000家是合理的。能否達成此目標,此次赴港上市,亦為關鍵節點。
與楊國福一同準備上市的餐飲巨頭,還有老娘舅和老鄉雞。
其中誕生于2000年的老娘舅,以中式快餐連鎖餐廳為主營業務,面向大眾消費者提供以江南口味為主,并可疊加兼顧各地餐飲美食的中式快餐產品。以“米飯要講究”為品牌定位,強調以米飯為代表的高品質食材、標準化運營。
據食品展小編的了解,目前,老娘舅已在長三角17個大城市擁有近400家直營門店。曾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2018年浙江省運動會等大型活動賽事項目提供餐飲服務。
老鄉雞則成立于2003年,其創始人束從軒生于上世紀60年代。他從1982年就開始研究養雞,并創立了肥西老母雞,2012年才將品牌更名為“老鄉雞”。漸漸地,老鄉雞憑借差異化雞湯出圈。在2016年,老鄉雞走出安徽,走進武漢、南京等地。截至目前,老鄉雞已擁有超過1000家快餐店,每月新開近20家店,年銷售額超過40億元。
老鄉雞還曾公開過一組數據:公司用了12年時間跨過10 億元;又用了2年時間,跨過20億元,從2011年到2019年,銷售收入翻了32倍,年均增速在40%左右。從這張過往的成績單來看,老鄉雞算是中式餐飲行業里的一匹黑馬。
如今,這家走出安徽的品牌,已然要沖刺IPO。而就在外界熱議“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名號會花落誰家時,老鄉雞的同行——鄉村基,先一步于2022年1月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實際上,成立于1996年的鄉村基,已經不是第一次上市了。回望2010年,鄉村基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成為中國首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餐飲企業。但好景不長,鄉村基難以一時解決口味單一、擴張步伐紊亂等問題,其股價一路下滑。最終在2016年,鄉村基因虧損從美股退市。
此次卷土重來,根據招股書顯示,鄉村基在2019年營收32. 6億元,其中,餐廳業務營收24億元、外賣業務營收8. 5億元;2020年營收31. 6億元,其中,餐廳業務營收20億元、外賣業務營收11. 4億元;2021年前三個季度,營收34. 2億元,餐廳營收22. 6億元、外賣營收11. 6億元。
并且,2019年,鄉村基凈利潤為8000萬元,凈利率僅有2.5%;2020年,受疫情影響,集團一度陷入虧損困境,凈虧損242萬元;2021年前三個季度,情況有所好轉,其凈利潤為1.6億元,不過凈利率只有4.8%。
較低的凈利率,與老鄉雞平價、直營、重資產模式等定位息息相關。在疫情,以及老娘舅、老鄉雞等品牌紛紛要上市的圍攻下,鄉村基二次上市體現出一絲焦慮。
同樣“二次”遞交上市申請的,還有綠茶餐廳。
綠茶餐廳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止到2021年5月31日的總營收分別是13.12億元、17.34億元、15.69億元、9.06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是4440萬、1.06億元、-5526.2萬和4833.6萬。
其中餐廳經營收入占比分別為80.5%、85.3%、85.1%、87.7%。由于外賣客單價高于快餐,綠茶的外賣服務收入較少,占比分別為19.5%、14.6%、14.8%、12.2%。
面對2020年的業績下滑,綠茶集團在招股書中解釋此次下滑主要是受疫情的影響。隨著中國大部分地區疫情已受到控制,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公司的收入和利潤錄得強勁反彈。
然而,眾多餐飲品牌在經歷了艱辛初創、快速擴張、轉型陣痛,甚至數字化變革后,齊聚2022年上市,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2、此時上市,意欲何為
餐飲品牌紛紛想通過上市在資本市場儲備“彈藥”過冬,疫情反復是主要推進原因之一。
回望疫情之前,老娘舅、老鄉雞、鄉村基等餐飲品牌即便有穩定的現金流,并不沉迷與資本接觸,甚至有企業喊出“絕不上市”的口號。但是疫情后,餐飲市場不容樂觀,很多品牌經歷了客流飛速下滑,甚至現金流危機。他們不免重新思考與資本的關系,試圖通過上市來儲備“彈藥”,避免下了“牌桌”。
另一方面,自2021年以來,資本市場經歷新消費熱潮后,已將興趣點轉向了中式餐飲。特別是面食、烘焙、預制菜等品類,它們的特點為標準化、可復制性強、薄利多銷。資本的投入有利于中式餐飲品牌實現規模效應,而中式連鎖餐飲品牌亦能讓資本在入局后較快獲取回報。
并且,據NCBD(餐寶典)發布的《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全景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餐飲的連鎖化從2018年的12.8%提升至15.0%。較美國的54.3%以及日本的49.7%相比,有著龐大的增長潛力。2020年中國餐飲百強公司的集中度占中國餐飲市場總收入約10%,而在美國,餐飲百強公司占餐飲市場總收入約30.0%。
所以,為挖掘深層市場價值,中式餐飲品牌扎堆2022年,競相謀求上市。然而,此時越早實現上市的品牌優勢就會越大。反之,越往后上市的品牌,在融資金額、估值空間、市場溢價方面,都會失去先發優勢。
此次,位于上市大軍“前排”的鄉村基,就試圖將募集資金用于開店擴張計劃之中。根據鄉村基工作人員介紹,其最重要戰略是開設新餐廳,擴大市場占有率,戰略性擴大餐廳網絡,促進有機增長和網絡效應,最終提升的品牌知名度。
按照鄉村基的計劃,2022年將開設約90至110家鄉村基餐廳、約160至180家餐廳大米先生餐廳;2023年則將開設約140至160家鄉村基餐廳、約200至240家大米先生餐廳。這一增長速度遠超現有的門店增長速度。
對老娘舅、老鄉雞、綠茶餐廳等采用直營模式的餐飲品牌來說,穩定的現金流至關重要,他們都曾在輔導備案報告或招股書中表露,希望通過上市,緩解品牌對客流、翻臺率、利潤率等方面的焦慮,并提升門店擴張能力,強化中央廚房產能,提高市占率和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而在上市地點的選擇上,鄉村基和綠茶都選擇了港交所,老娘舅和老鄉雞則選擇了A股。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餐飲行業較依賴于現金流,港股審核周期比A股更快,這對于渴求資金注入的企業和需要變現的投資機構來說,是雙贏的局面。
總而言之,在資本的助力下,餐飲頭部品牌或許可以迅速提升市占率、品牌知名度。但上市并非一顆“速效救心丸”,其中的利與弊,還需品牌辨清。
3、變局前夜的“搶跑”
過去一年,中概股“腰斬”,去年底開始資本市場熱捧的“新能源”概念股,也開始回調,中式餐飲的“天花板”海底撈,市值也相較過去一年最高時縮水了76%,加之疫情的反復。宏觀環境“氣象表”顯示,當前并不是餐飲企業上市的最佳時機。
因為外部環境的影響,這些餐飲企業不一定能在資本市場獲得預期的估值和融資規模,甚至可能出現上市破發的現象。即便如此,也還是不能讓老鄉雞、鄉村基、楊國福等中式餐飲品牌們放棄上市計劃,或許可以用美團創始人王興在2019年的預言來解釋,“今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越往后,越等不起。如果還要從宏觀環境中找到“最佳時機”的答案,那央行從今年初,降息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利好因素,俗稱“放水”。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7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2萬億元,創造單月最高歷史。
國家對房地產的強管控并未放松,如果這些錢一部分能通過金融市場流向餐飲實體企業,那或許能緩解這波餐飲上市潮的融資尷尬境地。當然,以上只是理想狀態。
主觀方面,上市并非“萬能解藥”,更不會讓品牌在后續發展中“高枕無憂”。拿2012年之前上市的餐飲企業為例,當時國內餐飲品牌完成上市的僅有9家,分別為百花村、西安飲食、福記食品服務、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鄉村基、唐宮中國、小南國。
它們都沒有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大部分業績也出現了萎縮,市值縮水,或退市或橫盤。其中湘鄂情的股權戰爭、小南國的高管內斗,都成為中式餐飲的反面商業教材。
不同于第一波上市的餐飲品牌,當下沖刺上市的餐飲品牌,大部分聚焦剛需快餐賽道,以小店模型為主,有地域市場基礎,也經歷了互聯網+餐飲的轉型,都要突破新的瓶頸。而在新一輪餐飲上市潮中,也不乏保立食品這類餐飲供應鏈服務企業。大家爭相上市,以應對未來的經濟寒冬。
集體上市后,中式餐飲的行業競爭格局,又會出現何種變化?
食品展的小編認為,首先,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上市餐飲品牌會迎來一個階段性提高;其次,通過上市在資本市場的背書,小店模式下的品牌加盟擴張,將往千店和萬店沖刺;最后,有了資本的助力,品牌自建供應鏈把垂直深度壁壘建立,將是未來競爭格局中拉開差距的關鍵。
來源:食研匯F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