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國內火腿腸界的鼻祖——春都為參與低價競爭,在火腿腸中用淀粉代替肉類,結果因口感太差,被開除了火腿腸籍,并得名“面棍兒”。美食展的小編了解到,20多年過去了,春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制造“肉的替代品”這門生意卻越來越紅火,其中尤以植物肉風頭最盛。
根據蛋白來源不同,起飛的人造肉主要分為四類:
第一類,由動物干細胞在器皿中自行分裂繁殖而成的實驗室培植肉,具有與傳統肉極為相似的口感與營養成分,但成本高昂,且存在極大的倫理爭議——很難定義這究竟是出于人道主義對動物的保護,還是對動物作為完整生命體的否認。
第二類,由工農業廢料及石油廢料人工培養的微生物菌體,也稱細胞肉,內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由于原料易得、制作過程簡單,生產效率高。
但“微生物吃垃圾→我吃微生物=我吃垃圾,莫不是有大病!”的邏輯下,微生物蛋白的市場認可度不高。
第三類,從昆蟲體內提取蛋白的人造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勢,但存在致敏風險,且同樣由于太過黑暗料理,主流群體難以接受。
第四類,由大豆、豌豆等植物的蛋白,所制成的植物肉。有低脂肪、無膽固醇的天然優勢,但缺乏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且口感差。為了彌補這些缺點,通常會加入大量植物油、食品添加劑、粘合劑,以及維生素等。
植物肉的段位尚不高,“既要……又要……”的后果就是熱量高、不健康。
雖然槽點滿滿,植物肉仍然是目前最合適的肉類替代品——先不論成本低、易消化這些優勢,至少不會在吃的時候,心態崩了。
全球植物肉市場增長極為迅速。根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2019年全球植物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作為對比,2020年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的同比年增長率僅為2.9%。
植物肉興起的原因不難理解:
其一,人口壓力。據聯合國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8億左右,肉制品需求總量大增,使用常規的家畜繁育方法難以滿足全部需求。
其二,城市化擠壓畜牧業,并增強了對蛋白的需求量。
一方面,城市建設需要從第一產業中調離大量勞動力,且城鎮的興起、擴張必然會占用大量的農業用地。
另一方面,城市化促進經濟發展,帶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肉制品需求量加速增長。
其三,環境壓力。發展畜牧業對生態平衡所造成的破壞力要遠大于種植業。
兩個數據,畜牧業消耗了灌溉水源的60%,擠壓農作物的生存空間。澳大利亞近段時間射殺野生駱駝,便是因為泛濫的駱駝消耗了大量的水源;
畜牧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的15%,超過所有汽車、卡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的排放總和,是溫室氣體最主要的來源。
其四,畜牧養殖本身面臨一些列風險。比如非洲豬瘟等疾病,既會讓農戶遭受損失、市場價格波動,還會帶來健康威脅、提高大眾生活成本。
其五,滿足素食主義者、環保人士、動物保護人士、擁有宗教信仰的人等特殊人群需求。
比爾·蓋茨作為“被未知文明奪舍”故事里的三大男主之一(其余兩位是馬克·扎克伯格、杰夫·貝佐斯),是個不折不扣的狠人,不僅品嘗過由“熱翔”過濾出來的水,還在植物肉技術尚不成熟的2013年,品嘗過Beyond Meat的雞肉餅卷。
Beyond Meat成立于2009年,主要以豌豆蛋白為原料生產植物肉,產品涉及牛肉、豬肉和家禽三大口感類別。
比爾·蓋茨在這次試吃后,果斷成為Beyond Meat的投資人,并發表了“我無法分辨出真假”、“這是未來食物的味道”的感言。
嘗不出真假這話有些過頭。即便是到2016年,Beyond Meat推出多次改良后的爆款產品Beyond Burger,仍被大眾吐槽口感不及真牛肉。
比爾·蓋茨雖對“什么是真肉”有誤解,但對“未來”的理解是高分水平。
截止2021年6月,Beyond Meat產品已經拓展至雞肉、漢堡 香腸、肉餅、牛肉等多個品類,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1.9萬個零售和餐飲網點,包括大賣場、便利店、各種外賣平臺、餐館和學校等。
上半年,Beyond Meat營收達2.576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占總營收的70.55%,仍為Beyond Meat的主要市場。
事實上,就全球來看,美國也是植物肉的主要消費國。
美食展的小編了解到,2019年,美國植物肉市場銷售額達9.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同年,美國近一半的40歲以下受訪者在接受The Conversation的調研時表示,已經食用了植物性肉類,而40歲以上的受訪者也有近1/3嘗試過這些產品。
這和美國擁有大量的支持環境保護、動物福利、素食主義人群相關。
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的市場銷售渠道對植物肉的態度更為開放。
餐飲方面的漢堡王、麥當勞、賽百味、星巴克,零售方面的亞馬遜、宜家、全食、艾伯森等均為植物肉打開大門,大力推廣。
植物肉界的骨灰級玩家 Kellogg’s、Conagra’ s Gardein、Kraft Heinzs Boca均為美企,與Beyond Meat同場廝殺。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Beyond Meat也祭出了一套完整的組合拳:
在產品上持續創新,植物肉的仿真程度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的重要參考依據,這涉及產品口味、質感、風味、香氣等多個評估因素。
Beyond Meat將產品力作為企業核心價值之一,每年花費大量財力用于植物改性蛋白、風味物質、碎肉外觀的研究。
2020年其研發支出達到3153萬美元,占據營收的10%左右。
目前其正在優化的現有產品包括Beyond Meatballs、Beyond Breakfast Sausage Patties 和Beyond Breakfast Sausage Links;推出的新一代Beyond Burger和 Beyond Chicken Tenders則是專門針對平常吃真肉的消費者所打造,形態與口感更為逼真。
在品牌和營銷方面加速產品商業化。Beyond Meat通過在Twitter、TikTok、Spotify、Reddit AMA等線上平臺投放廣告,以及在線下以參與體育賽事、制造營銷事件、播放戶外廣告等的形式增加品牌曝光度,并以口味好、健康、可持續性的賣點激發消費者共鳴,強化支付意愿。
針對植物肉售價過高的消費痛點,Beyond Meat則以頻繁打折、促銷的方式,降低消費門檻,提高產品銷量。據Beyond Meat財報披露,2024 年其至少會在一種產品類別中實現與真肉相同的售價。
在銷售渠道上,Beyond Meat主攻零售,并大力拓展餐飲渠道。在COVID-19爆發前,其的餐飲渠道無論是在增速,還是在營收上,表現都明顯優于零售渠道。但在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沖擊下,Beyond Meat開始轉變銷售策略,矛頭直指零售渠道。
截止2021年上半年,其零售和餐飲服務渠道分別占總營收的72.5% 和27.5%。
Beyond Meat的合作名單除了上文所提到部分渠道商外,今年上半年,百事可樂也已與其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由植物蛋白制成的零食、飲料。
為降本增效,Beyond Meat采取全球化的生產方式,在美國、加拿大、荷蘭、中國的不同地點使用合作制造商;并通過大規模采購和協商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毛利率。
此外,其還擴大了核心蛋白質的供應來源、生產規模以保證供應鏈與產能的穩定。
Impossible Foods是Beyond Meat的老對頭,其產品因使用了從轉基因酵母中提取的血紅蛋白,仿真程度更高,但在市場占有率上不及Beyond Meat。
2020年初,Impossible Foods CEO帕特·布朗說過一句讓人聽不懂,但卻大受震撼的話,“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煙”。
事實上,中國無論是在人均肉類消費量,還是在人均碳排放量上,均低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這句話產生的背景是,Impossible Foods以中國香港、新加坡作為橋頭堡,登陸亞洲市場后,整體銷量飆升了3倍多。然而,因為涉及轉基因技術,中國內地市場并未對Impossible Foods開放。
但中國被Impossible Foods看作“絕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
根據杜邦營養與生物科學公司數據,亞太地區目前共有43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而其中超過36%的消費者選擇低肉或無肉飲食,預計中國和泰國對植物性肉類的需求將在未來5年內增加200%。
可見,一旦涉及利益,大佬也能秒變噴子。
國內植物肉行業起步晚,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小規模企業,由于技術不成熟,產品主要通過將原料擠壓膨化的方式,簡單加工而成。
這與國外利用分子生物學、大分子物理技術轉換蛋白結構相比,在對肉的仿真程度上仍偏低,表現出“豆味重”、“肉質干硬”的體驗感。
國內掌握了植物肉核心科技的,主要是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原料和生產上具備優勢的則是齊善、雙塔、鴻昶等傳統素食企業。因此不少初創企業選擇以合作的方式,解決卡脖子問題。
例如星期零在產品研發上,與江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合作,并委托北京工商大學李健實驗室團隊進行植物肉技術研究。在生產上,則與鴻昶進行合作。產品主要為植物肉半成品,如肉餅、肉醬等。價格基本能做到與豬肉、牛肉的市場價格持平。
珍肉在產品研發上,同樣選擇與李健實驗室團隊合作。在生產上則與雙塔、齊善合作。其產品專注在中餐市場,包括植物肉月餅、小酥肉、小龍蝦等。
百草味則直接與美國植物肉企業杜邦合作。前者負責品牌營銷與產品銷售,后者負責技術。目前其已推出高蛋白煙熏牛肉、堅果棒棒、高纖薄脆餅干、高蛋白嫩香雞胸肉等系列產品。
通過自主研發突破技術壁壘的企業主要有Vesta未食達、Hey Maet等。
Vesta未食達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科研機構研究員、米其林廚師、高分子化學家,以及高校博士。拳頭產品為“植物肉醬”。
Hey Maet的植物肉則由伯克利大學院士和中國教授獨立研發,并擁有獨家產線。已推出的產品有牛肉漢堡餅、牛肉丸、豬肉香腸、小酥肉、雞柳等。
國內植物肉市場雖然空間巨大,但就目前來看創投市場比消費市場要熱得多。
億歐智庫最近做了一次統計,2019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國植物基食品初創品牌累計獲得48次融資,總金額超過12億元。經緯中國、愉悅資本、天圖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均已入局。
然而在天貓上,齊善最為熱銷的一款植物肉產品,月銷量也僅在3000+,更多品牌的單品月銷量不足100單。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寺廟。
打開微博、抖音、知乎的植物肉評論區,清一色的“高價吃高仿?”可能連消費者自己都沒想到,這輩子在見識了假奶、假雞蛋后,還能見識到植物肉。
為打開市場,不少植物肉企業將重心放到了餐飲渠道上,以距離消費者更近的優勢,激發獵奇心理,強化購買欲。
桂滿隴、瑞幸、拉面說、七爺清湯腩、奈雪的茶等擁有精準流量或高流量的品牌,成為植物肉企業的首選落腳點。
2020年11月,新加坡食品局表示,美企Eat Just研發出的實驗室培植肉,符合新加坡對制作炸雞的食品安全標準,未來將在當地餐廳陸續販售人造雞塊。
在爭議中,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批準出售實驗室培植肉的國家。
新加坡之所以會首當其沖,原因在于其是個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570多萬的人口,糧食自給率不足10%。
肉類若能以工業化方式實現大規模生產,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無疑是個極大的利好。
實驗室培植肉與植物肉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對部分人從動物身上獲取蛋白質,這一行為方式的否認與改變。
資本品嘗到的“未來”或許并不遙遠,隨著人造肉價格降低,未來還將加速到來。
美食展的小編猜測也許用不了多久,用轉基因大豆油炒深加工人造肉,就會出現在外賣首頁“猜你喜歡”上。
來源:食品飲料創新營